考托福/GRE/GMAT,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大家好,我是 SK2 TOEFL 的共同創辦人David(TOEFL iBT 119/120)。

暑假快到了,年底要申請。這段時間,常有同學跟我說自己焦慮——分數還沒出來、還在備考、時間又越來越逼近。每到這種時候,我就會提醒大家:有一件事,比你想像的還更重要,那就是「相信自己做得到」。

你要先相信自己做得到,才會真正願意付出努力,願意認真檢視自己的問題、嘗試不同的方法、去做困難的改變。反過來說,如果你打從心底覺得「我應該做不到」,那麼不管你再怎麼努力,常常都是繞遠路、或自我設限。

舉個我在班上很常問同學的問題為例:你想要托福口說「滿分」嗎?

很多同學從來沒想過,自己也可以說出像「滿分音檔」一樣自然、好聽、甚至有感染力的英文。

原因是什麼?因為他們沒去過國外,覺得自己「英文口音就是改不掉了」、「我年紀大了,學不來了」、「我聲音本來就不好聽」。

但是,我的口說多次滿分,並不是因為我小時候長期待在國外。事實上,我身邊的很多老師、同學,托福口說高分,都只是單純相信:「我可以表現得更好」,於是花時間去模仿高分音檔、去錄音、去重聽、修正內容和聲音,最後得到理想的分數。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位男同學跑來問我:「老師,我講中文跟英文的聲音都很飄很虛,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我介紹他去看線上的語音學課程,研究共鳴腔。短短一週後,他的聲音就變得低沈渾厚,讓我驚艷。三年後,他在美國工作,還開玩笑跟我說:「聲音低了之後,把妹變得超容易。」

重點不是把妹(笑),這個例子想說的是——你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相信自己改得了。

而這份「相信」,會影響你練習的方向。你會願意去模仿語調、修正聲音,而不是一直拼命練題目卻忽略聲音這塊。你也會願意跨出舒適圈,練你不擅長的部分,因為你知道,這是成長的關鍵。

回想起來,我一開始的心態就是: 「我本來就會說日文,只是我忘了很多單字」。這樣的心態,使我不會害怕使用日文溝通;遇到我說不出來的單字時,也不會發窘,只是換個別的方法表達意思。日本朋友們給我的回饋是:「前一兩分鐘會以為是日文母語者,然後會在某個時刻開始感覺怪怪的」。我想,一開始就「相信自己」有很大的幫助。 

我一直相信,教育的目標,就是「讓人感覺自己沒什麼做不到的」。托福是這樣,申請學校是這樣,人生其他事也一樣。

如果你正準備托福口說、或是其他考試,請記得給自己一點信心。你能做到的,可能比你以為的多很多。當你跨過「相信自己」的這一關,後面就是實踐與時間而已。加油!

如果你想要進一步針對聲音調整、考題練習,也歡迎參加我們的課程。SK2 的幾位老師會在這段時間陸續分享練習方式與經驗心得,讓你走得更穩。

歡迎填寫表單,和我們諮詢。也歡迎來上我的SK2 衝刺班口說影片課/口說臨時抱佛腳班!

請先,才能留言
論壇
落點
面試
導師
人脈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