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和德國作品集大不同
同樣是作品集,但是台灣的作品集和德國的作品集,不管是在內容、形式和題目上,都有很大的差異。導致我當時來到德國後,幾乎重做了一次我的作品集。以下是我從自己的經驗中慢慢摸索整理出來的,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台灣的作品集
台灣的教育體制比較著重在唸書,導致許多學生在申請大學時,並沒有跟該領域相關的作品。因此在製作作品集時,許多人會放素描、水彩、麥克筆和攝影之類的作品,並且會盡力展現「繪畫技巧」和「完美」的作品。
🔸德國的作品集:注重想法
德國的學生擁有較多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興趣,所以許多人在申請時已經有跟科系相關的作品了。那些作品並不一定有高超的繪畫技巧,而是簡單、卻能表達那個作品概念的繪圖。比起炫技,教授更想從作品裡看到你的想法和思考過程。
🔸德國的作品集:不要美術課作品
前面提到了德國教授是多麼重視申請者的「想法」,所以在一些大學的網站上面,甚至會明確標注「請不要將美術課的作品放入資料夾」(德語:Bitte legen Sie Werke aus dem Kunstunterricht eher nicht in die Mappe.)
🔸為什麼不要美術作業?
這邊以素描作品為例,如果你可以把物體畫得很寫實很逼真,這個作品可以展現出你擁有很好的繪畫技巧,但是從素描的作品裡看不出你的想法,這樣對德國教授來說,就是一個無用的作品,因為他們對你的繪畫能力並不是那麼在意。
🔸德國的作品集:注重過程
德國教授們也很注重作品的「製作過程」,他們認為「失敗」也是作品。所以就算成品並不理想,他們也非常鼓勵申請者這將這個經驗放到作品集中,並且說明失敗的原因和你如何去思考解決方法等,這些都是你被錄取與否的關鍵。
🔸德國教授想找怎麼樣的學生?
德國教授認為「技術」層面的能力可以透過日積月累來加強,但是「思考」卻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擁有自主思考能力的人,未來很有發展的潛力。所以他們希望找一塊璞玉,透過四年的精雕細琢,最後畢業時能成為一顆閃閃發亮的玉石。
🧡Debby真心話
實際上在製作作品集時,作品集的內容還是需要根據每間學校不同的屬性去做調整,才可以大幅提升被錄取的機會。但把握以上提到的幾個原則,並且理解德國教授對於作品集的期望,相信對於準備德國作品集仍然非常有幫助。
想看更多分享歡迎追蹤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debbywu_design?igshid=OGQ5ZDc2ODk2ZA%3D%3D&utm_source=qr
感謝分享!!!!
不客氣,很開心這個資訊對你有用,有任何問題也可以去ig 私訊我喔~😊
樓主有沒有考慮貼自己的作品上來XD
之後有可能會在ig分享,或是你也可以去ig私訊我😊
Hello 我是小歐~ 感謝你分享這麼棒的文章🐻❄️ 我們希望能將它作為精選好文轉發在 OfferLand 的官方 IG(@offerland.cc) 上,讓更多人能看見你的優秀好文!我們也會在貼文中註明你的稱呼並附上原文連結,若原文有附上 IG 帳號我們也會標記~ 歡迎追蹤官方帳號就可以即時看到你的文章登場啦! 也能看到小歐精選出的各種好文喲~ www.instagram.com/offerland.cc/ 如有什麼回饋可以私訊官方 IG,我們會盡快回覆您!
謝謝你們!沒問題喔~我的IG帳號是:@debbywu_design 也有追蹤你們的官方IG了,期待你們的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