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時光可以重來,我會這樣安排我的留學申請

第一次…鞭小力些

一直都很想到網站上面分享自己認為的申請流程是什麼…避免各位重蹈本人覆轍。

小弟現在30,學校什麼的真的不太好看就不放了,在美國小新創當PM,說真的如果時間重來一次,我肯定會把大學有效率的念完…

以下,是我在美國待了4年又10個月又5天又4小時3分鍾的小小心得:

大一:

  • 思考興趣

    • 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環,在別人還在玩社團、處對象、喝酒、夜唱的時候,稍微思考一下自己對什麼工作有興趣,這裡不是鼓勵大家當邊緣人,而是時時考慮自己的時間該怎麼使用。

    • 如果有好玩的課程,不仿就和老師多聊兩句,甚至去找學長姐聊聊這個專業未來的出路與薪資水平,多交友聊天,擴充自己的背景知識。

    • 我以前就只是知道讀完這個科系,完成學業以後去考公職,也沒有掌握未來五到十年的工作目標,基本上沒有規劃…更沒有興趣…

  • 語言考試

    • 網上很多文章有說明到GRE / GMAT之間的差別,也可以去理解看看你的科系比較適合哪個考試

    • 像是托福等需要長期培養的語言能力,大一的時候可以盡量去找語言交換的機會,認識外國人的當下也可以提升自己的英文水準,一舉兩得!

  • 顧好成績

    • GPA真的是我的硬傷,以前大一都顧著打遊戲,等到期末了才追著老師苦苦哀求成績,但真的於事無補…

    • 這邊建議每堂課程都要用力參與,不管你是在哪種學校,一定一定一定要用力完成你本科系的課程(盡量拿到B+ / 70分以上的成績)

    • 成績不可能回頭再補… 你再丟成績給學校的時候他們也會看到你有重修的紀錄,如果你是一個希望申請好學校的同學,盡量把自己的學習成績弄得越完美越好。

  • 積極參與

    • 大一也很適合多參與系外活動,除了可以認識更多不同背景的人以外,還可以體驗不同於高中的高壓生活,大學基本上就是要探索興趣的時候,因此參與不同組織的活動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範圍,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

    • 我有認識朋友去國際組織參與中非、北非的國際援助活動,這些社會參與對於未來申請學校都會起到很大的加分作用。

大二:

  • 顧好成績:

    • 大學生還是乖乖把成績顧好吧… 上面提過了重要性

    • 如果你現在才開始有申請學校的心,也未必太晚,你可以從現在開始將你的主修提升至A~A+的等級,再者你也可以參與更多選修,將你的平均GPA提升起來。

    • 再激進一點的策略你甚至可以申請超修,把大一放掉的成績在大二舊起來。

  • 探索科系

    • 如果你大一很認真的生活,你會發現有幾個方向是你喜歡的,不管是在金融、科技、管理、供應鏈、文學、藝術等領域,只要你有一點興趣,你現在可以開始在網上搜尋相關的科系(研究所)

    • 你可以找到一個或兩個 benchmark 當作你未來申請的目標系所,接下來的所有努力,都是朝著這個科系去準備。

    • 舉例而言:如果我想要參與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應鏈管理)這個專業,我可能會需要往商業管理、資料處理、管理學、人力資源等方面去選擇我的修課內容,甚至我還可以去申請相關的實習,這個實習可以是with pay or not,因為第一份實習機會,除了可以讓你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喜歡這個領域,還可以讓你提前知道你還有什麼知識是缺乏的(可以在學校持續進修)

大三:

  • 再次顧好成績

    • 再說一次,成績無法回頭補救,申請學校都會知道你的所有修課紀錄,所以趕快去唸書!!!

    • 如果你不幸在大三才意識到你應該努力完成你的學業成績,那也不晚,你可以透過超修、選修、甚至停修部分課程,完成你大三的高GPA目標。

    • 因為研究所可能只會看你前6、7個學期的GPA曲線,你只要在申請以前的GPA曲線是向上爬升的,就有理由能夠說服學校!

  • 報名考試

    • 這個時間你應該能夠具體安排出來GMAT / GRE / 托福 / 雅思 等等語言考試的測驗時間。

    • 網上有很多安排建議,我以前是看著youtube 一個一個影片翻出來去準備我的語言考試的…強烈建議有個一年到半年的計畫來完成準備與完成考試。

  • 參與實習

    • 在上面的準備提醒中有說明到:實習是很好的經驗,來讓你確定你是不是對這個領域有足夠的興趣,順便排查一下自己對於工作還缺乏什麼能力。

    • 多參與幾份實習吧,我有聽說過我的朋友一個學期接了兩份實習+15學分,真的是時間管理大師…

  • 申請文書

    • 建議每半年到一年更新一下自己履歷的狀況,不管有沒有實習,我都推薦大家在大三的時候完成一份自己的履歷。

    • 因為你可以在整理履歷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在大三上、下兩個學期去修那些你認爲你缺少的技能。

    • 另一個理由是,履歷能夠用在申請學校、實習、研究助理等等的事情上,一舉多得…好履歷不寫麻…

大四:

  • 缺啥補啥

    • 通常這個時候你已經知道你要念什麼,要考什麼試,甚至部分已經完成了。

    • 再丟申請的過程中一定會覺得很累,因為大部分申請階段都是在等、等、等、等*10000000,但記得,一定要沉住氣,把所有申請文件都更新到最新版,把缺少的能力在學校的最後一年補齊。

    • 再去找幾個實習,把自己的時間填滿,不要辜負自己的最後一年大學時光。

以上,是我認為大學生四年應該怎麼完成,但老實說,我自己也是從大三才起心動念出國留學,但我很後悔我大一大二沒有意識到這些重要的事情,所以今天寫這篇文章,希望可以讓大一大二的同學及早發現、及早準備、及早處理

如果真的對這些規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敲碗回應,我再找時間寫更detail的相關內容吧~

哈囉您好 我是一個目前有在考慮出國交換的大三學生 我想問一下對於您來說沒有出國交換的經驗會影響到國外留學嗎?還是您覺得以這篇文章的方向去做時程規劃就好了呢? 因為交換學費真的蠻貴的但未來又想留學 所以正在思考中

請先,才能留言
論壇
落點
面試
導師
人脈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