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 3 週前,求職工具網站 F1 Hire 推出 Career Outcome University Ranking,專注於留學生的就業成果與留學成本,以數據衡量美國各大學的「投資報酬率」。這份報告使用來自美國教育部、勞工部及移民局的資料,希望幫助國際學生在留學規劃上作出更好的選擇。
F1 Hire 的資料中,提供了詳細的評分標準與條件:
評分標準:學費、畢業生平均年薪、永久居民申請者(PERM)人口、PERM 申請者數
條件:機構需滿足以下 4 項,才會進入排名評分
地點:NCES(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有記錄的美國四年制機構。
認證:持有地區認證並提供學士或更高學位課程。
國際招生:根據 SEVIS(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Information System, 學生和交流訪問者資訊系統) 的數據,2023 年至少有 500 名國際學生入學。
數據可用性:提供公開的學費、畢業後薪資數據和績效(PERM)數據進行分析。
在通過條件篩選後,共有 275 所大學機構進入排名中。
資料來源:F1 Hire
這份排名以就業成果為導向,著重分析教育帶來的薪資回報、工作機會及發展前景,打破了傳統大學排名以學術聲譽為核心的思維,提供了一個以職涯發展為主的評估標準,具體亮點如下:
加州地區的發展優勢
加州在前 25 名的大學中佔有 8 所席位,涵蓋了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1)、Stanford University (#2)、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 (#6)、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8)、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14)、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Cruz (#15)、Santa Clara University (#1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25)。此地區的大學受益於加州的多元就業機會,特別是矽谷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加州成為許多以就業為目標的國際學生首選目的地。
常春藤名校的高薪優勢
常春藤聯盟中的 8 所學校中有 7 所憑藉畢業生的高薪表現進入前 25 名,包括Princeton University (#4)、Harvard University (#9)、Cornell University (#16)、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Dartmouth College (#20)、Columbia University (#21) 和 Yale University (#23)。可見名校透過學術聲譽和資源,可以較高的薪資水平獲得強大的就業競爭力。
非名校的職涯發展潛力
排名前 25 名中也有一些較不知名的大學,例如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5)、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cramento (#6)、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10)、University of Houston-Clear Lake (#11)、Louisiana Tech University (#22) 和 Maharish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25)。這些學校在留學生的職業發展方面表現突出,顯示了在考量就業機會和投資回報率時,名校並非唯一的選擇 。
整體來看,F1 Hire Career Outcome University Ranking 提供了一個以就業結果為導向的客觀評估資料,讓留學生們能從職涯發展的角度選擇學校,打破傳統以學術成果為主的排名印象,有助於他們制定更符合自身目標的選校策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