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i 我是 Charlene!畢業於台大國企系,大學的時候嘗試了各個產業的實習,發現自己對內容產業特別有興趣,平常也喜歡思考分析事情等等,畢業後第一年就邊工作邊申請資料新聞的研究所,希望可以把資料分析和研究事情脈絡的技巧應用到新聞產製上,也很幸運順利拿到哥大資料新聞的 offer 和獎學金。
什麼時候有出國讀碩士的想法?
以前就常聽到「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說法,也陸續聽說學長姐出國的經驗,原本一直沒有特別嚮往,畢竟家族裡沒有什麼人出國讀過書,對我來說不是那麼好想像。大學時有去英國交換過幾個月,當時雖然不到三個月就很想回家,但也記得英美的學風好像相對台灣自由很多,可以選擇有興趣的課程修習,不用時時刻刻考慮有沒有錢途,甜涼與否,教授們好像也都是真心喜歡自己的專業,不像台大有滿多教授都是因為當年分數考到特定科系,就一直唸下去變成博士、教授,看不出太多熱忱。可能從那時開始嚮往沒有太多後顧之憂而能自由學習的模式。
畢業後才工作幾個月就開始覺得雖然生活算是舒適,但覺得如果這樣持續生活個三年五年,就會出現被困住的感覺。於是就萌生了是不是應該趁年輕早點出去體驗不同的文化,擴展世界觀的想法。
為什麼會選擇就讀 Columbia University 的 Data Journalism?
差不多大三的時候做了一個新聞實習,當時覺得很喜歡這樣的工作內容,卻因為台灣記者聲名狼藉的關係,難以逃出「可是我有讀書怎麼會當記者」的枷鎖,沒有勇氣從管理學院的職涯轉到新聞業。當時和朋友聊天,朋友就找到了哥大這個 data journalism 的 program,貼了網址給我,就種下了我心裡的一粒種子。我當時覺得純做文字記者應該不需要特地花幾百萬多念一個學位,但如果是做資料科學這一塊,我覺得應該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如果能到美國新聞業工作,英文寫不贏別人但會做資料分析和寫程式應該會有底氣許多。這個 program 也是哥大新聞學院唯一一個 STEM program,在簽證上比較有優勢。
請問 Columbia Univeristy 所提供的資源,有助於實現你原本的學術目標和規劃?
對我個人來說這一年的技能確實就是我想學的,不論未來職涯發展好或壞,對我個人生活上也很有幫助。這個 program 訓練我處理大量且複雜資料的能力,也讓我知道很多用來趨近真相的調查工具,我也能夠把這些能力應用到生活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技能之外,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透過見證、增廣見聞來提升自己對傑出作品的想像。在課程中往往能近距離看到美國的資料新聞是怎麼做的,學校也會請到這些作者來告訴我們,做出這些作品真的是可能的,就不會有很多門外漢的局限,或是只能遙遠地複製別人做過的東西、落入窠臼。
職涯目標的部分,大家普遍會說如果有哥大新聞的學位,出去能夠自動打開很多扇門。作為國際學生我覺得肯定不如美國學生那麼吃香,但確實有收到紐約媒體的面試邀約,因為他們直接到學院的履歷資料庫找人,才找到我。我覺得能夠在紐約起步這件事本身就和我的目標滿符合的,在當地讀一個學位可能也是快速進到國際媒體的一種方法,否則從各國在地媒體開始往往要熬非常多年才會被國際媒體聘用,報導的題目也會因為經驗的關係受到侷限。
從國際企業到 Data Journalism 是一個相當大的轉變。什麼促使你做出這個決定?
其實我覺得就技能面上沒有那麼大的差別。許多商學院出來的工作也是商業分析,而像我之前在管理顧問公司做的研究,其實和資料新聞做的研究沒有太大的差別,兩者都需要快速理解一個產業、題目,跑一些數據分析,並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給需要知道的人聽。不論是什麼產業,必須要充分理解的都是「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也許從這些理解中獲得的洞察在純商業的職涯是拿來獲利、拓展事業體,而在新聞業是服務社會大眾,告訴公民他們所需要的資訊,以幫助每個人都能做更好的決定、在日常中以思考得更周到的方式作為。讀完這個研究所我並沒有覺得技能上有太大的轉換,但我覺得服務社會的目的還有新聞業本質上相對理想主義的一面,是很說服我的。
Data Journalism 這個科系與你之前的經歷有何相關?
我之前有做過兩份新聞業的實習,其他就是東碰西碰,有過紀錄片串流平台、補習班編輯、媒體代理商,也做過數位行銷和管理顧問業的研究工作。我覺得這些經驗都讓我意識到內容產製相關的工作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我很享受細細咀嚼文字,在字裡行間發現新事物的體驗,也覺得是透過理解複雜的脈絡和一層一層地剖析事情,才能夠對生活、對人類的處境有更深刻的理解。講得好像很深奧,但可能我這個人的取向就是對這樣的事情特別好奇,我覺得這個是我對生活的一種追求。
你是何時開始規劃申請 Columbia University 的?整個準備過程大約花了多長時間?
差不多六月多的時候覺得應該會申請,八月時開始覺得要練一下托福,九月開始比較認真地看 program、準備,到十二月中的時候就遞交申請。總共大概是三到四個月。
在準備申請材料時,你是如何規劃和優先處理各個部分的?包括 SOP、CV、essay、writing sample 和語言檢定等
語言檢定:因為哥大新聞學院的語言門檻比較高(TOEFL 114/ IELTS 8),我當時覺得以我這個local 俗很難辦到,也誤以為要是沒考到那其他也沒戲唱,所以我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準備托福了。如果早點知道語言門檻不是嚴卡的話,我可能會想多花一點時間寫文件,或是果斷放棄已經熟悉題型的托福去考大家覺得比較簡單的雅思。
CV:在管理學院履歷一直要是準備好的,我只有多加一條當時的工作經驗,其他沒有花什麼力氣。
Essay:有三份,確實也密集地寫了快一個月,我覺得要寫得好真的不容易,加上我並沒有什麼寫英文長篇 essay 的經驗,可以說是第一次寫,所以也很難掌握什麼樣的文件是學校想看的,我也覺得坊間那些申請理工、商學院或資料科學的履歷式申請文書沒有很受用。最後算是產出了我覺得算是真誠(即便瑕疵很多)的幾篇 essay,交代我自己的生命歷程、價值觀和真實影響到我做這個決定的幾個大事件,特別是自傳,我覺得應該算是走一個抒情感人敘事,最後用一句詩代表我的人生觀。
Writing Sample:也要三篇。我當時手邊只有兩篇原本就是用英文寫的報導,有另一篇是我在 Dcard 用中文寫的一個關於巴黎地鐵詐騙的查證實錄,我就把那篇整理一下翻成英文。之前寫的英文報導回頭看確實慘不忍睹,我有請專門潤飾文書的一個美國人幫我修一下遣詞用字的瑕疵等等的。整理好這三份其實沒有花太久時間(也許兩週),不過我猜也不是特別出色的幾篇作品,畢竟我就是個外行的。
請問是自行申請還是有透過其他管道協助?
我沒有請代辦,也確實因為工作已經壓力不小,無心廣申很多間學校,大部分都是自己處理。但有請一些朋友分享參考範本給我,或是幫我看一下文章給我一些建議。Essay 的部分當時剛好有認識一個美國人有給我比較大的幫助,畢竟我當時的英文詞彙量會讓我有點言不及意,他就會問我我確切想表達的意思然後告訴我比較好的寫法。最終版是請一個原本在台大英語寫作教學中心的美國老先生修的,但他在最後一輪睡過頭⋯⋯我只好就交了沒有修完的 essay。
你認為在申請過程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是什麼?你是如何克服的?
我覺得自己在這方面真的是從零開始,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聽說,文件也真的沒頭緒怎麼寫。身邊幾乎沒有申請過美國新聞學院的人可以問,只能憑常識去想像或是去小紅書爬一些貼文,無數個半夜和假日都是在辦公室苦讀或研究這些文書到底該怎麼寫,很多事情做到後來也不知道做得怎麼樣,迷迷糊糊的就交了申請。我當時已經開始走一個佛系路線,雖然當然是希望能申上,但也覺得盡力之後也只能聽天由命。
你認為哪些因素最終幫助你成功申請到 Columbia University 的 Data Journalism?
很現實的層面也許是我的學經歷讓我不需要花太多額外的力氣證明自己的基礎實力。另一方面是我覺得如果我聽信坊間那一套申請文書的模板,我應該不會申請到,或是不會拿到獎學金。我看了很多範例,最後還是決定相信自己的直覺,憑著我對新聞本質的理解還有對自己內心誠實的探問來闡述自己的經驗和過去。我覺得我的申請文書肯定相較我其他英文母語的同學或是大我七八歲的產業老鳥差非常非常多,英文也真的不夠好,但我覺得真誠的自述能夠一定程度的帶出某種個人的獨特性,否則一份沒有特色又套模板的申請文件應該很容易石沈大海。
你在台大主修國際企業,但有注意到你在非凡新聞和 beBit Inc. 的經歷都偏向媒體領域。是什麼促使你選擇這些與大學專業不同性質的實習和工作機會?
可能我對純商業分析真的沒有那麼大的興趣,加上國企系的名聲其實除了有很多業界佼佼者之外,其實各個產業例如餐飲、影視娛樂產業都有我們校友的足跡,這件事讓我沒有覺得自己非要侷限在特定幾個多數人會去的產業。其實在非凡新聞和 beBit 的兩個機會都不是我當年暑假原本的規劃,我原本去了其他的公司實習,但都恰好遇到難以接受的有毒文化或荒腔走板的主管,我才連夜離職又剛好碰上能夠進這兩個公司的機會,也足夠幸運地都進行得相當順利。beBit 的數位行銷工作其實和國企系還是非常相關的,我覺得就是讓我獲得實際操作廣告投放的經驗,還有一些商業寫作的機會。
你在麥肯錫、Unique Business News 和 beBit Inc. 的實習和工作經驗如何影響了你申請 Data Journalism 的決定,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幫助你在申請過程中脫穎而出?
我覺得這些經驗的共通點就是讓我意識到自己對文字、溝通是非常敏感的,還有我對廣泛知識與題材的興趣讓我覺得如果未來的職涯能夠涵蓋比較廣的知識層面會相當理想。我猜想麥肯錫畢竟是一個比較有知名度的公司,所以在申請過程中應該會帶來一些記憶點。但目前為止在新聞圈遇到許多人對麥肯錫的印象很兩極,所以我也不是很確定在記憶點之餘是加分還是扣分。有一點新聞業的實習經驗和嘗試通常是有幫助的,能夠證明我確實有興趣也有付諸行動。
在這些工作經歷中,你遇到了哪些挑戰?如何克服的?這些經歷如何促進了你的個人成長?
技能面我覺得倒還好,就是遇到什麼不會的就學什麼,學習曲線一直滿陡峭的,我也本來就喜歡這樣。我覺得挑戰通常是在於如何與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學會怎樣去應對我覺得不夠講理的人、和自己價值觀或處事態度有差異的人,然後去迭代自己的世界觀。我覺得大學到新鮮人這幾年確實是形塑自己世界觀的黃金時期,我覺得能夠在勞工環境普遍不理想的新聞媒體業和講究菁英、淘選度的管顧業之間來來去去某程度上拓展了我對世界的理解,也在各自兩個領域找到自己的認同。在新聞學院的這一年我很常懷念在管顧業與人合作的低溝通成本、高效率、完善福利,以及人與人之間從不缺席的基本尊重;同時我也很相信新聞業即便龍蛇混雜也有真正在意真相和關懷他人的可敬前輩。
對於沒有新聞或數據分析背景的申請者,你有什麼建議?
我覺得所謂領域和技能都是很表面的東西,往下深挖才會知道和這些掛鉤的價值以及個人特質是什麼。如果你發自內心相信這真的是你有興趣的,那你一定能透過反思找到一個說得過去的原因。如果背景真的很不相關當然需要一點工夫去把故事講好,所以可以說一些你想要透過學習數據新聞去達成的事情,或是曾經看過哪些作品非常激勵你等等。數據新聞畢竟還不是主流,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或不關心,如果能夠表現出自己一直有在跟這個領域的潮流,應該會相當加分。
對於想要申請數據新聞專業的學生,你建議他們提前培養哪些技能或知識?
基本的程式語言早點建立基礎當然之後會比較輕鬆,也能快速進入比較高深的技術面。其實除非是要做資料視覺化,多數為了 reporting 而做的資料分析不會難到哪裡去,對新手來說比較難的應該是如何去想像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方法論去得出具有洞察性的結論。多去參考一些數據新聞的作品,看他們的 methodology post(比較有名望的媒體都會附這個)就能夠了解這些作品是怎麼作成的,那這樣不管是純新聞或純數據或其他例如社會科學背景的人應該都能夠在這些作品中找到一點靈感,也能夠去設想經歷這個製作過程(找題目、搜集資訊、想方法論、訪談、反覆確認資訊)是不是自己想要做的、如果去做大概想要做什麼方向的題目。
如果想要申請類似的科系,會建議從哪方向開始著手準備?
類似的科系我先理解為新聞傳播類的科系~
我覺得 news judgment 是滿重要的一個基本 sense,養成固定閱讀新聞和追時事的習慣會對於判斷什麼事情有新聞性很有幫助。大部分時候在新聞業都很講究 idea,要有源源不絕的 idea 可以 pitch,我在面試的時候也有被問到會想做什麼題目。見多識廣會對於形塑想法有比較多幫助。這個對大眾傳播相關的科系應該也很重要,因為這些專業很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大眾,傳播對的、大眾能夠理解和接受的資訊。
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大學專業,你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嗎?為什麼?
其實我覺得高中畢業就要選專業真的太早了。因為台灣教育體制的關係,每個科系都有一個分數和地位,讓多數人沒有辦法完全自由地選擇自己真的有興趣的領域。讀完管理學院,我滿清楚我的興趣真的不在純商業,但考量當時的時空背景,因為分數高而能夠選的這個科系確實讓我比較能夠抬得起頭,也因為沒有考不好的遺憾而不需要花心力彌補過去,才能夠放心地向前看、去追求我真正想要的。國企系校友也一直有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做得很好的歷史,我在電視台實習時的主管也是幾十年前的國企系學姐,當年也是很成功的主播。這也讓我覺得到其他領域去發揮不是什麼太大不了的事,所以如果時空背景條件不變,我還是會選擇台大國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