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BA 申請|把興趣當優勢拿下夢校 Offer?美國、新加坡商業分析申請分享!

本次採訪,我們深入了解了 Danny 的留學申請經驗和職涯規劃。他分享了自己從嘉義大學轉學到中央大學,過程到上海交換與一年的工作經驗,最終選擇到南加州大學( USC )攻讀商業分析碩士的心路歷程。Danny 的故事充滿了挑戰與成長,採訪中他也分享了許多決策背後的思考邏輯,相信對於即將踏上留學之路的學弟妹們有著很大的啟發 🙌


哈囉!我是 Danny,2022 年從中央大學財金系畢業。大一時在嘉義大學就讀,但因環境不適合自己,後來轉學到中央大學財金系。

在中央大學期間,我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特別是音樂創作和饒舌。我加入了嘻研社,並組織和參與了多場音樂活動,這些經歷讓我在課業之外找到了自己的興趣,也發佈了自己的作品,這些經驗不僅豐富了我的課餘生活,也讓我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決定留學的動機

在中央大學的第二年,我開始考慮未來的職涯發展,並萌生了出國留學的想法。這個想法在我去上海交換學習時得到了進一步的確定。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化大城市,給了我很多啟發,讓我感受到更廣闊的職涯可能與更多發展機會,這讓我決心要往外探索,持續擴展自己的視野,並看看不同的產業和職業選擇,以開發自己未來發展的可能。

在上海實習期間,我參與了商業分析和數據分析的專案,這些實習經歷讓我學到了許多專業知識,提升了專業能力,也讓我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些經驗讓我意識到,若想在職業上有更大的突破,出國留學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申請與選校過程

在申請過程中,我同時申請了美國和新加坡的幾所學校,包括 USC、UIUC、BU、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和南洋理工大學(NTU)。最終,我選擇了 USC 的商業分析碩士課程。

我認為在選擇碩士課程時,應該以課程內容為主,而不是選學校。我選擇 USC 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有以下三個因素:

  • 課程時長: USC 的商業分析課程時長為 16 個月,比其他一些只有 10 至 12 個月的課程更具優勢。長時間的課程不僅讓我有更多時間適應新環境,也給了我更多時間準備實習和求職。

  • 就業資源: USC 龐大的校友人脈與業界有著緊密的聯繫,且學校亦提供豐富的就業資源,應對於學生畢業後的職涯發展有很大的助力。

  • 課程內容與排名: USC 的商業分析課程在美國名列前茅,課程設置既包含理論學習,又有豐富的實踐機會。

GRE 與雅思準備

準備留學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挑戰。首先是標準化考試的準備,當時在 GMAT 和 GRE 中,我選擇了 GRE,並在補習班學習了兩個月,最終取得了理想的分數。為什麼會選擇 GRE 呢?這要從兩點來看:

  • 從考試難度上,GRE 和 GMAT 是差不多的。

  • 在申請門檻上,很多工學院的 BA,如Berkeley的MS Analytics、Columbia MSBA都是僅限定參考GRE 而不看 GMAT 的分數,但沒有看過任何一個Program是拒絕看GRE的,因此考 GRE 能選擇的機會算是毋庸質疑的更多。

所以我會說,如果想申請 BA,蠻肯定推薦考 GRE 的。至於雅思或托福就看個人選擇了,基本上只要有過門檻就可以,像雅思有 7 分的話大部分學校應該都不會擋申請。

在GRE的準備上,我是有去補習班上課,但我覺得那對我的幫助還是相當有限,比較像是「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補習班給我最大的幫助是提供資源,關鍵還是在自己的努力上。而因為我在開始準備前就有考過雅思,分數也還可以,因此當時就沒重新準備了。

文書準備

在文書準備方面,現在的趨勢大部分都是交 Essay,少部分會需要 SOP 與 PS,因此 Essay 的準備十分重要。而通常在 Essay 有兩種撰寫方式,分別是:

  • 第一種:寫好完整的 SOP,再依照 Essay 提及的問題去回答來撰寫。

  • 第二種:先將每間學校的 Essay 問題分類整理,依照問題種類出現頻率排出重要性,再構思每類問題的回答,最後完成 Essay。

我自己是第二種,因為這方法的好處是可以較精準地針對問題回答,且能透過微調回答,將內容用在多份 Essay 中,大大提升效率,也能保障內容品質。

此外,為了確保文件的品質,我除了自行反覆修改,也找了朋友和專業文殊的顧問幫忙審閱和修改,我覺得從中確實有因此發現並調整非常多自己原先沒看過、沒想過的盲點,而畢竟這也是申請環節數一書二重要的環境,因此我非常建議大家都必須要找專業的文數潤稿來幫忙精進這個部分。

面試準備與過程

準備面試時,我透過小紅書、追夢網等平台搜集了很多歷屆面試題目,後續跟我準備 Essay 的方式差不多,依照頻率排優先序以及相近的類別去區分問題,再依照相應類別的問題去準備一致或相近的回答。

另外,在實際面試過程中,我發現美國學校其實很看重多元性,國外大學的面試跟台灣大學真的滿不一樣,除了專業、學術相關的問題外,國外大學的提問更會在學生的人格特質與課外經驗的部分多加著墨,給我一種他們面試不只是單純為了考驗學生的能力,而是能同時以更全面的角度去認識學生,這樣的面試也讓我能自在地去展現自己。像在面新加坡國立大學時,面試官的第一個問題是「要不要聊一下你做音樂的事」,更在事先在 YouTube 上看過我的音樂作品,甚至跳過一些面經的計量統計等問題,只為了更深入了解,我是如何從零到一組織我的音樂專案、帶領團隊、完成目標,這樣特別的面試經驗相當讓我印象深刻。

申請過程最大困難

我覺得最難克服的困難反而不在於申請本身的考試難度、SOP撰寫、面試等,反而是心靈層面上的適應與調整,我認爲這也是最重要的。首先,留學申請的準備本就不是個大多數人會選擇的道路,不像過去求學時期的學測或研究所考試,會有戰友陪你一起奮鬥,通常都是你一個人去面對嚴峻的留學申請,因此在面對考試與文件準備的同時學習如何調整心態、消化孤獨很重要。再者,面對未知無限循環的焦慮,如不確定何時能成功從GRE苦海上岸、選校會不會過於不切實際、申請文件展現的自己會不會偏離學校期望等等,其實都沒有確定或標準答案等等,因此我從過程中得出的結論是,應去區分出自己能力範圍內可控制及不可控的問題,可控制的部分就做好事先規劃好確保有理想的解果,不可控的部分入上述所提到的部分,應設立停損線及做好適時let go的心態,切勿鑽牛角尖。

經歷對於申請的幫助

對於申請 MSBA 的加分經歷,我從專業和非專業的角度來說:

  • 專業:我認為有以下三個學校看中的專業能力,統計分析的底子、程式語言的熟稔與工作的實務經驗。

  • 非專業:這部分可以說是軟實力與個人特質,例如課外活動、特殊興趣、跨語言與文化的交流等經驗。

我在申請過程中有一個滿大的體悟是,在專業能力上,永遠有比自己強的人存在,因此你要善加展現你非專業區塊中獨一無二的自己,才能讓你從人群中跳脫出來被看見且被記住。

給無相關背景但也想申請 MSBA 學弟妹的建議

MSBA 本身就是個跨領域的學系,因此沒有相關背景並不是什麼問題,但若是想挑戰排名更高、更激烈的學校,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亮眼的實習或工作經驗,舉凡規模大的跨國公司的工作經驗、數據分析領域相關的工作內容或創業經驗等等,這些應都是可以在大學期間循序準備規劃的。

給同目標學弟妹的一段話

💡 要有自信,一定要有自信,你比自己想的要強太多了!💡

就像前面提到,申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穩住心態,比起跟別人競爭你沒有的,不如把焦點放在自己現有的優勢上,真誠和有自信地展現出來就好,這樣自然會有好結果的!


透過 Danny 分享,可以了解到他在選校系、申請準備過程的思考方式,這些決策邏輯相信能提供正準備申請出國的大家一些參考,而他的經驗,也讓我們知道調整心態與發掘優勢對申請者的重要性,有健康的心靈,才有足夠的能量面對文書、考試、面試上帶來的挑戰!

看完文章後是否對 MSBA 的申請更了解呢?任何想法都可以在下面留言討論 😀

如果有問題想問 Danny 也歡迎透過 Linkedin 或 Instagram 私訊他喔!

👉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hsuan-jen-ko-3228a21b9/ 

👉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rennnnnn_____?igsh=ajltczZ0bnF5ZmRy

請先,才能留言
論壇
落點
面試
導師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