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日本英語MBA申請心得(一橋、早稻田)

Hi 我是Alina,目前剛在早稻田大學開始我MBA生活的第一年🤓

回首去年此時還在焦頭爛額地邊工作邊準備GRE,壓線到截止日期的最後幾天才提交申請,若是早一點可以有相關文章的指引應該會更有幫助,且這一路上透過別人網路或實體的經驗分享受益良多,因此以此文作為我的申請過程記錄,期許可以幫助也想來日本念MBA的你。

申請背景

  • 學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市場營銷系 (高中為北一女中)

  • GPA:3.28

  • GRE:二戰326 (一戰2022年考的)

  • TOEFL:二戰101 (一戰2022年考的)

  • JLPT: N2 Pass

  • 工作經驗:3份美商FMCG公司,共5年非管理職工作經歷

Why Japan MBA?

這個問題其實又可以拆解為"Why Japan? (instead of other countries)"跟"Why MBA? (instead of other programs)" 建議要好好思考這兩個問題,在Essay的撰寫或之後的面試上也會容易很多!

講到出國留學,日本通常不會是大家前三個想到的選項,原因除了語言門檻高、社會文化與台灣較相近外,學歷的含金量或者說學校的世界排名也是考量因素。

以我個人而言,由於從小就喜歡日本的動漫、日劇,對日本有著天然的好感,再加上日本的學費相比歐美真的便宜很多,從預算考量個人偏好的角度,我沒有太多糾結就決定要以日本為目標。當然若要再往下挖掘,日本作為經濟發展相對較成熟的國家,許多大企業會選擇東京作為亞洲總部,在職業發展這方面也與我的規劃一致。

在確定要去日本後,其實還有語言學校、別科、打工度假等選擇,且除了MBA外,也有非常多學校有很不錯的研究所,為何會選擇學費相對較貴的MBA呢? 答案因人而異,對我來說日本MBA的cp值會是最高的 (求職導向的思考),在享受日本的學生生活以外,還可以取得知名大學的學歷,且我的背景就是商科領域,讀起來應該不會太痛苦(wait and see…) 另外我也有很多同學是因為沒有相關背景,想用MBA補足的,因此若沒有相關知識也不用擔心哦!

日本各校英語MBA速覽

Press enter or click to view image in full size

此為2024年版本,學費及時程皆僅供參考

首先由於經典日劇ドラゴン桜 (東大特訓班) 的影響,我曾經也有夢想著進入東大,然而東大商學院並沒有MBA項目 (最知名的TMI技術経営戦略学専攻又比較難進) 考量時間精力因而作罷

而京都大學因為很早就截止申請,且比較有興趣的i-PM 2025入學停止招生

慶應大學的MBA可以說是日本非常頂尖的項目,但爬文發現是日文面試,對日語要求很高,也只好放棄

刪刪減減到最後,我僅申請早稻田大學一橋大學的MBA,並且在5月順利收到早稻田WBS International MBA的錄取申請。

申請心路歷程

  • 2024 7–12月 考取TOEFL、GRE

  • 2025 1月 提交一橋大學申請文件 (Round 2)

  • 2025 3月 提交早稻田大學申請文件 (Round 3)

  • 2025 3月 一橋大學線上面試

  • 2025 4月 一橋大學結果公布 (未錄取)

  • 2025 5月 早稻田大學結果公布 (錄取)

整體申請timeline大概如上,真的一半以上時間都是在考英語考試,由於我2022年分別考過一次托福GRE,深知並非易事,這次下定決心後有更充足的準備,成功打破內心的陰影! 有關考GRE的心得文可參考下方:

感謝Lily GRE幫我考到理想GRE分數326!詳細GRE經驗分享!

https://www.lilygre.com/post/alinagre326

medium.com

考到分數後我基本上只有花時間在寫Essay,兩間大學各有5題,大概有60%內容是類似的,且一橋大學還會限制每題字數(我覺得很棒!) Essay問題不外乎是"Why this program?”, “What’s your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建議大家也可以趁這個機會再多挖掘自己的亮點,以及如何結合學校的優勢,避免流於形式跟過於空泛。

感恩讚嘆現在有AI的幫助,不僅能潤飾英文用語,還可以跟你對話提煉出更好的內容,但也記得不要全部給AI代勞,還是要有自己的思考在裡面唷!

關於日文能力這兩間學校都不要求,早稻田則是很明確寫說只有N1有加分效果 (但我還是硬傳了N2證書 哈)

最後補充一橋大學的面試由於剛好我工作在做年度計劃,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因此幾乎沒有準備、自我介紹都沒背好就上場了 (甚至早上還在跟老闆對簡報的Flow,下午請特休趕回家14點面試……),若有人想看面試的心得,歡迎留言告訴我,我再來回首一下這段黑歷史XD

結語

忘記是什麼時候看過一個美國的採訪節目,嘉賓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十分深刻: What you are not changing, you are choosing.

有想要的東西跟事物,就趁著年輕去追求,對現狀有所不滿,就試著去改變,改變現狀或者改變自己

放棄積累了五年的職涯,看似很可惜

失去了穩定的收入,似乎很冒險

但不要忘記最珍貴的是你的時間! 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或者現在

願我們都能得償所願,不負韶華 :)

(有任何問題都歡迎留言給我或者私訊我的IG: awu.awu.aa)

請先,才能留言
論壇
落點
面試
導師
人脈
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