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美國留學三部曲的最終篇。延續前兩篇的語氣與結構,我會用「親身經驗+可落地步驟」帶你一次梳理:簽證申請 → 住宿選擇 → 生活成本 → 打工規範 → 安全與健康 → 校園資源 → 畢業出路。目標很單純:讓你少踩坑,把時間與資源真正用在學習與成長上。
F-1:多數學位生與語言學校使用(學術/語言訓練)。
J-1:交換/訪問學人/特定獎學金計畫(可能附帶兩年回國服務條款)。
I-20 核發:拿到錄取通知→提交財力證明→學校國際事務處寄出 I-20。
繳 SEVIS:線上繳 I-901 SEVIS 費並保存收據。
填 DS-160 + 約面談:填寫 DS-160、上傳照片、預約 AIT 面談。
準備文件:護照、I-20、SEVIS 收據、錄取信、財力證明、在學/畢業證明、成績單、照片。
簽證核准與入境:核准後,最早可於 I-20 開課日前 30 天入境。
全時註冊:每學期維持「全修」;如需減修,先向學校核准。
資訊更新:住址變更、聯絡方式與 I-20 內容異動須即時通報。
工作規範:僅限校內工讀或經核准的 CPT/OPT;未獲授權的校外工作均不可。
出入境文件:出境前確認 I-20 Travel Signature 有效、簽證有效、攜帶必要文件。
畢業後 60 天寬限期:可申請 OPT、轉學、或離境;離境後返美多需重新申簽。
校內宿舍
優點:拎包入住、離教室近、水電網與餐飲方案一條龍、社群融入快。
可能的限制:隱私少、餐飲彈性低、入住期受學校日曆限制、熱門學校名額搶手。
學校合作/私人學生公寓(Purpose-Built Student Housing)
優點:設施新(自習室、健身房、交誼廳)、管理��善、租期較彈性。
可能的限制:費用常高於校內、熱門城市競爭激烈。
私人租屋(含合租)
優點:自主性高、可選社區與通勤方式、與朋友合租可大幅降本。
可能的限制:押金、信用查核、家具與水電自行處理、維修聯絡、保險自付、通勤時間變數。
地段與通勤:夜間動線安全、採買便利性、到校時間與成本(地鐵/公車/開車)。
總額思維:房租 + 水電瓦斯 + 網路 + 交通與停車 + 保險(Renter’s Insurance)。
看屋流程:親看或視訊看屋、不先匯大額訂金、核對屋主與物件資料。
合約重點:租期、押金退還條件、轉租/頂讓規則、維修責任、違約金。
時間線:校內宿舍依公告申請;校外屋源多在入學前 4–8 週釋出,提前蒐集備選。
高成本都會(紐約、波士頓、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
市中心一房USD 2,000–3,000+/月;合租可顯著降本。
公共運輸完善,無車可行;停車成本高。
中低成本區(中西部、南方、學院城)
合租常見 USD 600–1,200/月;生活物價友善。
多數情境需開車,額外:保險、油費、維修、停車。
餐飲:超市採買約 USD 400–600/月;餐廳用餐注意小費 15–20%;結帳金額多為未含稅(州/市不同)。
交通:都會區建議購買月票;郊區評估車輛的全成本(保險等)。
學雜費:課程材料、實驗耗材、軟體授權、工作坊費用容易被忽略。
固定支出:房租、保險(健康/租屋)、網路、通勤、手機。
可變支出:餐飲、日用品、交際、旅遊、臨時醫療與自付額。
學業支出:教材、軟體、實驗材料、比賽與研討會。
學期中每週最多 20 小時;寒暑假可全職。
常見職缺:圖書館、IT 支援、實驗室、家教、助教/助研、學生事務單位。
作用:補貼生活費+累積美式職場軟實力(溝通、服務、守時、責任)。
CPT(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與課程緊密相關、由學校核准;學期中兼職、暑期可全職。
OPT(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畢業後最長 12 個月;STEM 權延 24 個月(合計 最長 36 個月)。
申請需學校國際處推薦並取得 EAD 卡;未核准前不得上工。
職涯中心常設:履歷健檢、Mock Interview、企業說明會、校友導師。
用課程專題與校內工讀成果,量化成效(指標、金額、效率提升)。
國際生友善雇主名單、自校/同城校友圈,優先策略性深耕。
熟悉校園夜間護送、接駁車、Emergency App、藍光電話系統。
新環境先做日夜兩次動線演練;避免炫富、單獨走偏僻路線。
天災風險(暴雪、野火、颶風、龍捲風等)因州而異,註冊在地緊急通報與避難點。
多數學校要求購買校方 SHIP 或提交同等標準的保單。
就醫順序(省錢心法):校醫(Student Health)→ Urgent Care → 急診(Emergency)。
留意自付額/共同保險/網內醫師,把校方合作醫療網整理成聯絡清單。
心理健康資源(CAPS 等)與同儕支持社群,提早熟悉並正常化使用。
國際事務處(ISO):新生訓練、簽證維護、CPT/OPT 講座、報稅指引。
學業輔導中心:寫作中心、學科家教、學術技巧工作坊。
職涯發展中心:履歷健檢、模擬面試、企業活動、校友平台。
學生會/多元文化中心:活動、節慶、講座、跨文化交流。
國際學生社群:國家/語言/興趣社團,快速建立日常支持網絡。
OPT:多數畢業生申請 12 個月 OPT;STEM 可延至 36 個月。
H-1B(專業工作簽證):雇主提出申請,初次最長 3 年,可延至 6 年。
留意年度名額與抽籤機制;Cap-Gap 可銜接 OPT 到 H-1B 生效期間。
永久居留(綠卡):視產業與地區名額,流程長、競爭高;需與雇主規劃 PERM/I-140。
繼續升學:以 F-1 身分轉銜下一學位(Master/PhD/第二碩士),與 ISO 協調 SEVIS Transfer。
整體而言與多數西方國家相當,地區差異明顯。善用校園安全服務、注意個人與財物安全即可。
依城市與住宿而異,約 USD 1,200–3,500/月。建議用城市 × 住宿 × 交通三因素建立你的專屬預算表。
可。F-1 校內每週最多 20 小時;CPT/OPT 須事前核准。未授權工作不可,包含看似「志工」但具勞務性質者。
幾乎所有學校都要求。美國醫療昂貴,沒有保險風險極高。
多數學校:秋季(9–12)/春季(1–4)/夏季(5–7)。秋季為主流入學。
完成 SEVIS/DS-160/簽證面談;檢查護照效期
決定住宿並審閱合約;規劃入境日與臨時落腳處
整理文件夾:I-20、SEVIS、錄取信、財力證明、疫苗/體檢、成績單
預估 TCOA 並建立月度預算表;準備緊急備用金
預約接機/到校交通;下載校園 App、緊急通報 App
預約註冊、選課與國際生說明會;確認保險生效日
建立看屋備選(若短租過渡)與生活採買清單
辦理入學報到/I-20 報到;啟用校內帳號與門禁
申請銀行帳戶/手機門號;領取學生證/交通卡
走訪職涯中心/學業輔導中心/ISO,把服務一次摸熟
參加 2–3 個社團或國際生活動,建立第一圈朋友圈
在美國念書,關鍵不是「資訊量」,而是把正確資訊轉成你的行動表:
簽證與身分合規、住宿與預算可控、善用校園資源、提早布局 CPT/OPT/H-1B 的時間差。
當你把「不確定」變成一個個可執行的步驟,留學就不只是遠方的夢,而是你可以親手掌握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