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拒絕學生幾乎不給理由,導致一個詞在留學申請中盛行:Overqualified。當各種學霸神人們被 Safety School 保底學校拒絕,Overqualified 就會成為他們「認為」被拒絕的主要原因。
Overqualified 這一詞在每年留學申請季都會經常聽到,其主要意思就是申請者認為自己的背景和申請材料太優秀,導致學校因一些原因(後面會提到)而拒絕。
大部分學生最終通常不會選擇保底院校,導致這些學校發了太多 Offer 給背景很好的學生,其中大多數的人最終並未入學,反而降低保底學校的註冊率。
這些所謂的「Safety School 保底學校」開始考慮申請者最終入學的可能性。學校為了保證自身利益並為更多潛在學生提供機會,如果在申請文書中看不到申請者的誠意,即使申請者很優秀也有很大機率被拒絕,將機會留給更需要、更契合且入學可能性更大的同學。
以下兩個情況是大部分人認為 Overqualified 存在的理由:
學校認為你把學校當保底,錄取之後你不入學會導致學校的 yield rate 低(yield rate=註冊人數/發出 offer 數),不單單影響排名,而且會跟大眾對大學整體質量的觀感有關
學校有意降低錄取率 (acceptance rate=發出 offer 數/收到的申請數),不想發太多 offer 出去,不想要讓大眾覺得學校很容易申請、門檻低
所以⋯Overqualified 存在嗎?
Yes and No!
先說說為什麼我認為 Overqualified 對大部分的人「影響不大」!Overqualified 問題的本質,其實還是「不契合」的問題。普遍的看法是,學校想錄取那些真的有考慮入學的學生,沒有學校願意成為備胎,因此 High Profile 的學生被拒絕時,很多人就會覺得是 Overqualified 在作祟。
但是!學校不只會拒絕 Overqualified 的申請者,也會拒絕 Qualified 的學生。重點是!絕對不會「僅僅」因為 Overqualified 而被拒絕,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申請人未能向學校展現出認真考慮入學的決心跟計畫,學校在學生跟其未來規劃中並未起到明顯作用。在評估Fit的候選人時,學校會認真看學生的 Essay,這些文書和面試都能反映出申請者對學校的理解和興趣、是否有額外找校友/招生官或其他管道去更加了解這個項目、申請者怎麼證明他跟學校的 Fit、學校能夠怎麼樣幫到申請者⋯,如果沒有以上述方式表明對學校的濃厚興趣,即使其他元素 / Profile 都非常優秀,還是有很大機會被拒絕。【所以寫文書一定要經過認真的研究,不管是對學校還是對自身的未來規劃!】
雖然剛剛提到我認為 Overqualified 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影響不大,但是現在來說說 Overqualified 確實存在的情況⋯
重複申請同學位的 Overqualified:比較常出現在研究所申請中,比如已經有一個碩士學位,再去申請一個「大部分課程重複」的碩士且沒有通過學校規定的「二碩門檻」,這時候就會因為 Overqualified 而被拒絕。所以二碩的申請者,一定要看清楚項目的要求,比如說很多英國碩士項目會要求已有碩士學位的申請者,前一個碩士學位的課程不能跟二碩的課程超過某一個特定比例的重複,而且一定要在文書中更深刻的解釋為什麼需要讀第二個碩士學位。
小廟容不了大佛:比如你大學畢業於世界前十的學校,然後你去申請一個沒有排名的碩士。不過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學校也會盡力搶人,除非明顯「要不起這個學生且學生也沒明確告知想要來讀的緣由」,不然學校主動放棄好的學生不是很明智。
總結來說,最常見跟合理拒絕 Overqualified 學生的理由是:看不到申請者和學校的契合點。招生官內心的想法應該是:你確實很優秀,但跟我有什麼關係?在各種申請的學生當中一山還有一山高,「由於你特別優秀,所以我決定不錄取你」,我不認為有 Admission Committee 會有這樣的邏輯。即使你是個 100 分的學生,在申請一些保底學校時,只要證明你有讀「那間」特定學校的需求,就不存在 Overqualified 的問題了。